• 人才引進
  • 圖書館
  • 信息公開
  • 郵箱系統
  • 校園繳費
  • 智慧校園
  • 學校OA系統
  • English

首頁

高等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四版)

校對: 責編: 終審: 時間:2021-08-24 閱讀: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为指导高等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情,压实高等学校防控事情责任,坚持人、物、情况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增强和革新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康健教育事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康健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学校卫生治理事情的通知》要求,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有效防控,制定本技术方案。各高校要因地、因校制宜,一校一案,确保适应当地疫情生长形势和本校实际,实事求是做好开学部署。

一、開學前

(一)學校的准備。

1.重視開學准備。學校根據疫情形勢和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事情,科學制定開學事情方案,師生員工和學校公共衛生宁静获得切實保障後,周密部署師生返校和新生報到,宁静有序推進秋季開學事情。

2.落實多方責任。嚴格落實轄區黨委和政府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學校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自我治理責任。高等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作爲學校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的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提前有序做好開學前學校疫情防控各項准備和事情部署。

3.完善聯防聯控機制。教育部門與衛生康健部門加強指導,推動學校與疾控機構、就近定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溝通協調,配合屬地街道(鄉鎮)、社區(村)等有關方面積極開展聯防聯控。衛生康健部門提供專業指導和人員培訓服務,形成教育、衛生、學校、家庭與醫療機構、疾控機構“點對點”多方協作機制、監測預警機制與快速反應機制,做到業務指導、培訓、巡查全覆蓋。

4.完善防控方案。學校提前熟悉掌握當地防控要求、防控方案、醫療服務預案,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師生來源特點,制定和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方案,細化各項防控措施,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校醫院、醫務室等應發揮與疾控機構、醫療機構的紐帶作用。

5.加強應急演練。學校開學前與屬地社區、公安機關、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等做好對接,完善學校突發疫情應急預案,健全學校疫情處置機制,做到“點對點”“人對人”。針對性地開展疫情防控多場景、實操性應急演練,發現息争決細節性、關鍵性問題,確保一旦發生疫情,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迅速啓動應急處置機制,各環節快速響應和應急措施到位,及時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6.做好物資儲備。提前做好消毒劑、口罩、手套、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測溫設備應進行校准,保證數據可靠。在學校內設立(臨時)隔離(留觀)室,位置相對獨立,必備物資齊全,操作流程規範,值守人員及格,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部署專人負責學校衛生設施治理、衛生保障、監督落實等事情。培養學校衛生治理員、志願者、宣傳員等校園防控隊伍。

7.完成環境整治。對校園實施全面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對冰鮮冷鏈物流的監控和治理,保障飲食和飲水宁静。對教室、實驗室、食堂、宿舍、圖書館、公共衛生間等場所進行徹底衛生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垃圾清理,對校園內使用的空調通風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外貌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處理。

8.加強教育培訓。對高校黨政領導幹部、師生員工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規和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术培訓。及時關注師生員工的心理狀況,加強心理康健教育和疏導。

9.做好信息摸查。建设健全覆蓋全體師生員工的康健監測制度和體系,全面摸查、准確動態掌握在校師生員工的康健狀況尤其是新冠肺炎相關症狀、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以及近期行程等信息。根據師生員工身體康健狀況、所處地域、返校報到是否經停中高風險地區等,擬定師生返校方案,一校一策,做到“一人一檔,精准施策”。

10.做好新生防疫。做好康健提示和應急預案,開展新生和家長防疫知識宣傳和防護指導,統一部署好新生接送、報到、注冊等各環節的防控措施。

(二)師生員工的准備。

???11.報備康健狀況。嚴格落實網上請假備案制度,全體師生員工非须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開學前連續14天每日監測體溫以及新冠肺炎相關症狀,記錄康健狀況和活動軌迹,將康健碼、行程卡如實上報學校,配合學校做好開學入校康健檢查。

12.推進疫苗接種。推進無禁忌症、切合接種條件的師生員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疫苗後仍需注意個人防護。

13.落實返校要求。及時掌握學校的各項防控制度及当地和學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勢、防控規定,掌握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术。注意合理作息、均衡營養、加強鍛煉,返校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學校正式確定和通知開學時間前,學生未經審批原則上不得提前返校。確需返校的,應履行報批法式。

14.遵守分類治理。高校師生員工開學前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途中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到校後根據當地防控要求可再分批進行核酸檢測。境外師生員工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時凭据我國相關政策要求接受治理。

二、返校途中防護

(一)返校途中要隨身攜帶足量的口罩、速幹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做好個人防護。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盡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制止聚集,與同乘者盡量保持距離。做妙手衛生,盡量制止直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接觸後要及時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等進行擦拭清潔處理。

(三)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發熱、幹咳、咽痛、流涕、腹瀉、乏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症狀,應當及時就近就醫。在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機場、火車站,應主動配合事情人員進行康健監測、防疫治理等,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

三、開學後

(一)學校治理要求。

???1.落實主體責任。壓實學校傳染病防控主體責任,完善傳染病防控事情方案和應急處置方案,落實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制度、複課證明查驗制度等要求和防控措施。

2.嚴格日常治理。加強和依托學校、院(系、部、處等)、班級三級公共衛生事情網絡,每日掌握師生員工動態,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加強流感等秋冬季常見傳染病的監測、分析、預警、處置。開展經常性防疫培訓、檢查排查,將疫情防控作爲學校日常治理的重要內容。以增強學生身心康健爲出發點,重視學生康健素養和自我防護能力提升。

3.堅持入校登記。嚴把校門關,在入口處張貼康健碼圖識,師生員工入校時嚴格進行身份核驗和體溫檢測,外來人員還需检察康健碼、行程卡,所有人員康健碼和體溫正常、佩戴口罩方可進入。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治理(包罗姓名、單位、來訪部門和人員、車號等),加強冷鏈食品包裝、郵快件預防性消毒。

4.加強公共場所治理。加強教室、圖書館、體育館、會議室、實驗室、校醫院、衛生間等場所的治理和清潔消毒,定期通風換氣。保持室內衛生清潔,垃圾及時清理。對公共區域高頻接觸物體外貌,如門把手、課桌椅、講台、樓梯扶手、電梯按鈕等,部署專人每日進行清潔消毒。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宁静。校內大型建設施工現場、人員與校園實現物理隔離。

5.加強食堂衛生治理。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衛生康健委辦公廳關于加強學校食堂衛生宁静與營養康健治理事情的通知》要求,部署錯峰就餐,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宁静距離。建设就餐、清潔消毒等食堂衛生治理台賬。加強食材采購、存儲、加工和銷售等環節衛生宁静治理,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做好就餐區域桌椅、地面及餐(飲)具和炊具的清潔消毒,及時清理和收集餐余垃圾。

6.加強宿舍治理。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內,部署專人負責宿舍的衛生治理和檢查,引導學生在宿舍區不聚集、不串門。宿舍要勤通風、勤打掃,保持廁所清潔衛生,洗手設施運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區域消毒。

7.加強活動治理。根據校園情況合理控制人員密度,加強對開放的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空間內的人員密度控制。盡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治理,以校區、專業、樓棟、年級、班級等爲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活動等。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非须要不組織。高校開學典禮等重大活動原則上應部署在室外舉辦。

8.加強員工治理。校(樓)門值守人員、保潔人員和食堂事情人員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事情期間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濕或弄髒後,及時更換。食堂事情人員應當穿事情服、戴事情帽並保持清潔、定期洗滌與消毒。如出現發熱、幹咳、咽痛、流涕、腹瀉、乏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症狀,應立即上報並及時就診,不得帶病事情。加強校內工地施工人員治理,進入校園及到崗事情應檢測體溫,查驗康健碼、行程卡。

9.落實康健教育。把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术等內容納入“開學第一課”,學習《公民防疫基本行爲准則》,定期對師生員工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技术培訓,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師生員工和學生家長防病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引導師生員工堅持科學佩戴口罩,養成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等良好衛生習慣。關注師生員工心理康健,提供心理康健咨詢服務。積極倡導碎片化健身活動,靜態事情學習1小時,起身活動10分鍾,養成積極主動康健的生活方式。

??? (二)师生治理要求。

???10.遵守校門治理。師生應遵守學校校門治理規定,盡量減少出校。凭据學校疫情防控要求登記收支車輛信息,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實施便捷的進出校門治理機制。

11.加強個人防護。切合接種要求的師生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校園內師生佩戴口罩,口罩弄濕或弄髒後,及時更換。在校期間自覺凭据學校規定進行康健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幹咳、咽痛、流涕、腹瀉、乏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症狀時應及時上報,並凭据當地相關規定就診。注意用眼衛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宿舍衛生清潔,做好個人衛生、手衛生,定期晾曬、洗滌被褥及個人衣物。

12.保持社交距離。在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食堂、室內運動場館時,注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宁静社交距離。學生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牢固,隨身備用口罩,在校外公共場所時佩戴口罩。師生員工在校外應盡量制止進入通風不良、人群密集的密閉空間,如設置在地下室的健身房、棋牌室(麻將館)、網咖、遊泳館和KTV等公共場所。

四、應急處置

(一)關注疫情變化。一旦學校所在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發生變化,應嚴格執行當地疫情防控有關要求。所在區域發生本土疫情,要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嚴格實施師生員工體溫檢測、晨(午)檢和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與登記等防控措施。

(二)遵守處置流程。師生員工如出現發熱、幹咳、咽痛、流涕、腹瀉、乏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症狀,應當立即佩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學生應當及時報告輔導員,教職員工應當及時報告校醫院,學校及時部署臨時隔離室,由指定專人負責對隔離者進行康健狀況監測及指導就診。未設置校醫院(醫務室)的學校,應當就近前往社區或其他醫療機構進行相應處置。校園出現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在屬地衛生康健部門和疾控機構指導下,視情接纳班級停課、封閉治理、全員核酸檢測等處置措施,配合做好人員與環境的采樣和終末消毒事情。

(三)啓動應急機制。如師生員工中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熏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學校應當立即啓動應急處置機制,第一時間向轄區疾控機構報告,並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事情。對配合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要及時進行風險见告,提醒其主動做好個人防護,配合落實核酸檢測、康健監測等措施,如出現發熱、幹咳、咽痛、流涕、腹瀉、乏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並報告學校。

(四)查驗康健證明。學校對隔離的師生員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五個到位”。師生員工全愈或定期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按規定完成居家康健監測與核酸檢測後,返校時要查驗由當地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具的相關證明,並對其提供须要的康複期指導與心理疏導。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首頁

  • 智慧校園系統
  • 綜合教務治理系統
  • 雲教學治理平台
  • 學校網絡教學平台
  • 乐成規劃系統
  • 資産治理系統
  • 校園繳費平台
  • 郵箱系統
  • 教務處
  • 招生辦
  • 組織部
  • 人事處
  • 學工處
  • 校團委
  • 科研處
  • 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
  • 教學質量治理處
  • 國際相助與交流處
  • 素質教育研究院
  • 教師發展中心
  • 就業信息網
  • 校友之家
  • 智能化辦公室
  • 後勤服務中心
  • 人工智能學院
  • 智能制作學院
  • 生命科學學院
  • 康健與護理學院
  • 商學院
  • 文法學院
  • 創意設計學院
  • 影視傳媒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國際教育學院
  • 通適素質教育學院
  • 創新創業學院
  • 廣信科教集團
  • 綠林山風景區
  • 華龍生物制藥公司
  • 廣信生態農業發展公司
  • 武漢軟網科技公司
  • 廣信國際大酒店
  • 教育部
  • 科技部
  • 省教育廳
  • 湖北招生信息網
  • 湖北教育信息網
  •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 湖北省人社廳
  • 湖北省畢業生就業網
  • 武漢市人社局
  • 中國大學生在線

友情鏈接

常用鏈接 部門鏈接 學院鏈接 集團鏈接 校外鏈接

聯系方式

招生咨詢電話:027-81652037、81652828、81652829

地址:湖北省武汉江夏大道16号 邮编:430223

電話:027-81652000

傳真:027-81652011

聯系我們 網上信訪

CopyRight ? PP电子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PP电子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